,

思與言 第五十卷 第二期


研究論文
1.日本人的辛亥革命觀:「趁火打劫」與「同舟共濟」之間的論爭
黃自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2.關鍵的一九九一:論「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誕生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3.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報》共塑公共領域:
   以文化講演會為中心一九二三一九二六
賴莞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碩士

4.單身: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痲瘋病」
陳樂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5.論《禮記正義》的注疏形式與意義,兼論魏晉六朝的文學意識與創作實踐
陳志信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6.反身性運作:「觀察」臺灣社會理論生成之可能性
劉育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發展書院學術導師、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論文

日本人的辛亥革命觀:「趁火打劫」與「同舟共濟」之間的論爭

黃自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面對辛亥革命,日本社會依認知及立場的不同,而有各異的評價與對應。日本政府認為,「君主政治」本屬東亞世界共有的政治體系。一旦中國革命思潮流行,否定「君權神授」的理論,勢必危及日本皇室的存續,甚至動搖已納入日本疆域的韓國之秩序。是以,(1) 反對革命;(2) 誘導清廷實施憲政改革;(3) 藉機拓展在華權益,乃成為日本政府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初的基本立場。
另一方面,日本民間社會除少部分擁護政府主張外,大多抱持同情辛亥革命的態度。寄以同情的緣故,因人而異,如有些退役軍人曾參與新軍訓練,視新軍有如己出,為了保護參與革命的新軍不至於毀滅,乃挺身投入革命。又如部分社會主義信徒,對中國革命理想有所共鳴,遂積極支持之。另有在野黨人士,視辛亥革命為反面教材,藉機警告日本政府不可忽視民意,也利用聲援辛亥革命的機會,作為統合在野力量的圖騰。
但整體上,值此中國從帝國邁向國民國家轉型的關鍵時刻,日本政府卻不能在中國革命運動困頓之際雪中送炭,與革命黨建立合作關係,使中日兩國錯失了建立互信基礎的良機。

關鍵詞:辛亥革命、日中關係、中國革命



關鍵的一九九一:論「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誕生

陳儀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一九九一年結束動員戡亂、國民大會開始全面改選,不但是臺灣內部民主化關鍵的「元年」,而且是臺灣海峽兩邊政權在憲法法理上「一分為二」的開端,其實也是民進黨從原來擁抱臺獨、然後準備走向轉型的開始。由於一九九一年對臺灣政治而言是如此具有分水嶺的作用,那麼在二十一年後的今天,回顧這一年的改變如何發生,本身就很有意義;尤其,當年最主要的決策者李登輝總統的改革事蹟被稱作「寧靜革命」,他在任內屢次公開使用「中華民國在臺灣」――也就是把一句話(a sentence)變成一個專有名詞(a term――的概念,企圖解決國號與領土不相符合的矛盾,其結果到底是「化解了」臺獨或是「實踐了」臺獨?也許有不同角度的解讀空間,但是先確實理解一九九一年最主要的政治勢力國民黨、民進黨內部發生了甚麼事,以及美中臺三角關係如何重新界定,應是解答此一臺灣政治史之重大課題的先決條件。

關鍵詞:「中華民國在臺灣」、臺獨黨綱、國統綱領、務實外交、李登輝



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報》共塑公共領域:以文化講演會為中心一九二三~一九二六

賴莞頻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碩士

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報》在日治時期的抗日運動中,不但因共同的理念相互結合為抗日共同體,並且共同拓展文化講演會的活動,以期為抗日運動爭取更廣大的民眾基礎力量。
本文的立論要旨乃是指出,抗日運動雖然是由知識階級領導,但透過兩者共同發展的文化講演運動,不僅發展了大眾參與抗日的機會,也在民眾的積極參與中,創造了知識階級反省運動方向的空間。
這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公共領域的形成過程與發展,其形成要素主要來自於文化講演會與平面媒體的傳播力量,共同塑造一個開放於外,論辯被殖民政府剝削的各種權利與民族自覺的議題。在利益與共的條件下,促成民眾對公共領域的熱情回應與集體參與,從而在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年發展出文化講演的高成長期,同時也在一九二六年發生了通霄講演事件,引發各地的抵抗聲援以及知識分子對抗日運動的重新思考。

關鍵詞: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報、文化講演、文化運動



單身: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痲瘋病」

陳樂元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十九世紀的法國公共衛生學,將單身定義成是一種社會公害,甚至以痲瘋病來指稱單身,認為應針對單身者採取古老的痲瘋病患排除措施。本文旨在提供一個有助於理解關於單身的科學性知識之形成的歷史脈絡,著重在探討十九世紀公共衛生學所建構起的身體,以及描述該建構的模式與過程,所要掌握的是單身問題在什麼時候以全新的模式出現,這個新的模式有何特殊性,在這個新的模式當中,單身問題又是如何與其他的問題相連結:人口成長率衰退的問題、社會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國家種族退化的問題等。十九世紀公共衛生學對單身問題的處理,突顯出單身問題之重要性,單身問題位於現代文明社會的身體建構之中心點,是個人的身體規範與集體的身體規範之交會處,表達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文明化進程之重心:合宜的婚姻、家庭和性關係。

關鍵詞:單身、公共衛生學、退化、身體



論《禮記正義》的注疏形式與意義,兼論魏晉六朝的文學意識與創作實踐

陳志信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當透過悉心體察先儒注經情狀的進路來從事經學個案研究時,或因同情共感儒者解經的深刻信仰與神迷經歷,我們往往能有幸觸及注解形制涵蘊的,那閎闊深沉的,特屬某時代士子的文化意識與信念。本文的研究即如是:藉由對《禮記正義》注疏形式的細密解讀,我們瞭解《正義》實是依循諸記文篇目章句次第,展演一次次的講經論辯場景;這些多是預擬,卻教人實在感受其中講、聽、問、答的活潑語境,將帶領所有讀《記》人與古今禮之同好共聚一堂,分享曉聞那遠承先代的禮儀精義。由是吾人發現,《禮記正義》注疏形制的操演,其對《禮記》經旨的開示和講談,或是該批士子心中文化圖譜流衍不息信念的具體落實;是種文化永續不輟的意志,實與通貫魏晉六朝的文學理念與創作實踐緊密呼應、共相映襯。要之,藉著對《禮記正義》注解形制的研讀,我們碰觸到魏晉以降愈加興旺的文化不朽意志,這或者是該時士子汲汲進行諸符號活動的力量淵藪所在。

關鍵詞:講經、禮記正義、文化圖譜、初唐經學、魏晉六朝文學



反身性運作:「觀察」臺灣社會理論生成之可能性

劉育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發展書院學術導師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本文嘗試釐清長久以來有關臺灣社會理論生成的問題與可能性。社會學或社會理論的本土化爭議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議題。儘管尚未獲得顯著的成果,但有許多研究者長期思考相關的問題,並且提出可能的看法與分析。「社會學」或「社會理論」已是西方思想與文化發展的產物,如何能生成臺灣觀點的「社會學式」思考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爭議。本文的主要觀點是,「本土化」或者是對西方理論應用於東方社會現象之討論,關注的應是主體性能動的建立與養成。一旦該特質運作為自我生產之系統,並且持續透過反身性與自我觀察的運作,那麼對於上述問題的討論或許才能跳脫既有的思維模式,尋求創新與創造的可能性。本文將以葛芬柯的俗民方法學研究與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開展的社會系統理論觀點作為出發點,對「本土化」進行觀察。然而,「觀察」並非借用,「觀察」意指的不過是一種「選擇」、一種「區別」,以及一種「溝通」的可能性。這樣的觀察將有助於我們對「本土化」、「西方/東方」等概念進行深刻且另種的思考。

關鍵詞:反身性、系統理論、本土化、俗民方法學、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