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56卷 第1期


「從神聖言說至經典詮釋」專號

一般論文
1. 從文化復興到文化重塑:戰後臺灣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史」書寫的轉折與蛻變
劉龍心/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從神聖言說至經典詮釋」專號導言
陸敬忠/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專號論文
2. 精神與辯證法:宗教改革之古典歐陸哲學效應歷史
陸敬忠/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3. 懺悔的隱喻與勾勒形構:呂格爾詮釋學之宗教向度研究
黃筱慧/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4. 論儒家選擇以道德語言形態表達其思想之可能理據:兼論牟宗三對科學知識的反思
黃信二/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5. 論《淮南子》的因循之道
林明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6. 《大智度論》對智顗之禪學詮釋的影響
嚴瑋泓/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7. 越儒黎貴惇的感應思想及其三教交涉
林維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紀要
8. 解消所有矛盾的「絕對者」:庫撒努思在《論博學的無知》的上帝觀
孫雲平/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一般論文

從文化復興到文化重塑:戰後臺灣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史」書寫的轉折與蛻變
劉龍心/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教科書的出現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教科書中所傳遞的知識與訊息,大體勾勒了每一世代的人最基本的知識結構。1965年啟用至2007年停用的《中國文化史》教科書,不但形塑臺灣青少年的歷史文化觀念,教科書的內容亦折射了不同世代臺灣社會認知和理解「文化」的歷程。本文主要討論各個不同版本的高中《中國文化史》教科書的書寫策略,尤其側重知識結構與知識轉型的變化,及學術與教育之間的互饋關係,從中觀察在臺灣使用了四十多年的《中國文化史》,如何從復興傳統中華文化走向解嚴之後以根植臺灣、重塑文化認同為目標的過程。

關鍵詞:中國文化史、教科書、復興中華文化、歷史思維、書寫策略



專號論文

精神與辯證法:宗教改革之古典歐陸哲學效應歷史
陸敬忠/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在宗教改革500年紀念之際,本文將以宏大敘事的進路先從更世界觀而言,從西方文化史以及哲學思想史的雙重脈絡下揭示此從艾克哈特至宗教改革所生發的德意志精神文化運動及其發展脈絡之核心所在:一種從存有至精神之神哲學典範轉移,或者更從哲思基本預設而言,從玄元(ἀρχή)系統性(systematic)哲思轉向整體體系性(holisitc-systemic)哲思,接著再提示其所生成感應的兩條獨特的德意志神哲學思路脈絡亦即辯證法與詮釋學來呈現宗教改革對歐陸哲學之效應歷史,本文以論述辯證法為主體,亦即將古典德意志哲學之中心思路的生成發展,顯示成從精神典範之生成特殊地發展成主體論哲思以及其思路之形構亦即辯證法之化成。而一方面在從德意志精神運動至古典德意志哲學之思想史進程中,源自日耳曼密諦神思的上帝—人—宇宙之為三元一系(trinitical)的內在性三一體系底精神結構實通貫而轉化地為其世界觀架構,另一方面該運動則從精神典範特殊化為主體論哲思並終以辯證法為其表現方式。如是,在開放性結論中會開示從宗教改革典範轉移所開啟的另一條歐陸神哲思路:詮釋學。

關鍵詞:宗教改革、歐陸哲學、精神、辯證法、詮釋學



懺悔的隱喻與勾勒形構:呂格爾詮釋學之宗教向度研究
黃筱慧/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本文以呂格爾之哲學方法為主軸,透過其解析之奧斯定哲學的時間概念導出懺悔概念,藉此整合出呂格爾的三重模擬論,並以其中的勾勒形構之概念,探討時間概念如何在懺悔的整體活動中表現具關鍵意義的隱喻。本文以此探討懺悔與勾勒形構的動作之關係,希望透過呂格爾哲學的思想,研究天主教之宗教儀式中,語言與吾人如何可透過哲學轉化而掌握自身與神聖者的關係。懺悔的整體活動是本文設定的主要對象,透過呂格爾關於隱喻與勾勒形構的思維,本文希望可以為當代宗教研究提出新的視角。

關鍵詞:呂格爾、懺悔、模擬、勾勒形構、隱喻



論儒家選擇以道德語言形態表達其思想之可能理據:兼論牟宗三對科學知識的反思
黃信二/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牟宗三先生對科學知識的反省架構,是以「智」的中、西屬性差異為論述核心的,他認為儒家論「智」是「仁智合一」型態,而科學知識的「智」則與「仁」無關,它是「純粹的知性」,是「知性主體」,是能與物為二的。本文分析的步驟與目標主要有三:一是透過對「智知」與「識知」的理解,分析牟先生對科學的反思。其次,對牟先生的反思加以回應,回應的方式是向歷史溯源,針對儒家的第一觀念的「天」的字型之形成,從儒學之源流、從人對自然的表達型態的分析,或言從超越儒學與科學前的歷史縱深(即本文所論「天」觀念形成的歷史),透過「文明的表達工具」之高度,回到儒家與科學兩範疇形成前的歷史中,從其同源的人性背景設法指出儒學與科學形成差異的原因,以增加兩者於當代對話之可能性。其三,透過對儒家第一觀念「天」的「文字的字形」之形成因,指出儒家形成道德語言之表達形態的可能理據。

關鍵詞:儒家與科學、天、牟宗三、道德語言、儒學方法論



論《淮南子》的因循之道
林明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因循之道為先秦道家或黃老道家在治道層面的核心關注,《淮南子》作為先秦以來黃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對於因循之道更有著深入的闡論。本文嘗試探討《淮南子》因循之道的相關意涵,首先將對於先秦道家因循之說的基本意義作出討論,接著將指出,《淮南子》的因循之道,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意義:一是憑藉事物特質及既有條件以發揮最大政治效能,前者尤其指向臣民的情性好惡;後者則包含時間、空間以及人才等條件,尤以人才條件為重要;二是未來時間性及變化向度下的核心統治原則,展現為因應時機及變化而作出靈活調整、應變的要求。這一層的因循觀,同時含蘊著應變與常則之間的關係。三是「保其精神、偃其智故」的養生、修身要求,以及與前述二種政治作為間的關聯。

關鍵詞:淮南子、因循、治身、治國、政治



《大智度論》對智顗之禪學詮釋的影響
嚴瑋泓/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本文以智顗禪學詮釋中引述《大智度論》的脈絡作為研究線索,探究《大智度論》對智顗的禪學詮釋的影響與哲學義蘊。
根據本文結論,《大智度論》對智顗禪學詮釋的影響可從以下三點窺知:1. 智顗早期自《大智度論》中擇取早期、部派佛教乃至於初期大乘佛學的禪觀理論,並有系統的建構其禪學詮釋的次第。2. 智顗在天台隱棲時期禪學詮釋的觀心法門,上溯於《大智度論》的體系禪學,下開天台三大部時期後的圓頓止觀。據此,《大智度論》對智顗之體系禪學、觀心法門乃至於圓頓止觀都有或隱或顯的影響。3. 智顗中後期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雖然不如早期有系統的擇取《大智度論》的理論與方法作為禪學詮釋的論據,甚至更重視其他的大乘經論,但若從智顗早期禪學詮釋中的內在要求看來,智顗中後期的禪學詮釋也不脫此種思想型態。就此而論,本文認為《大智度論》在智顗禪學詮釋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大智度論》、智顗、天台、禪觀



越儒黎貴惇的感應思想及其三教交涉
林維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處理越南儒者黎貴惇的感應思想,嘗試提出感應的四種模式呈現儒釋道三家的交涉情形,這些模式分別是(同質的)同理相感與同氣相感,以及(異質的)理氣相感與異氣感應。「同理相感」是天理與人心之間的感通,「理氣相感」則包含人心與鬼神,以及精神與軀體之間的互動感知,「異氣相感」指的是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勝及沖和與否。「同氣相感」不僅指「天地之氣」與「人之氣」的相接感應,也包含鬼神仙佛與凡人之間的懲戒與果報,甚至指向祭祀墓葬時先祖與後輩之間的血氣感應。形上學的理氣論在貴惇手中逐漸轉為氣學。對他而言,氣化流行貫穿宇宙,也是各種感應現象的主要模式。

關鍵詞:理氣、感應、同質感應、異質感應



研究紀要

解消所有矛盾的「絕對者」:庫撒努思在《論博學的無知》的上帝觀
孫雲平/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庫撒努思(Cusanus; Nicolaus von Kues)在《論博學的無知》(De docta ignorantis, 1440)透過對人類理性之限制探討有關「上帝」的觀念。其對於「上帝」最核心的說法主要在該書中卷一。庫撒努思以上帝作為「絕對者」,作為「絕對者」的上帝是沒有任何事物可與之相提並論的。庫撒努思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明知識是基於相互比較異同而產生的,可比較性則來自具體之數量或性質的差異。然而這些差異、對立和矛盾在「絕對者」之內都將化為烏有,因為「絕對者」將解消所有的衝突矛盾。一方面,上帝作為「絕對者」不可能以具體事物的模式被比較,但在另一方面,上帝作為「絕對者」根本是超越人類的認知範圍。上帝內所有的對立都被取消,不僅是數量與性質的界定,甚至連「存在」與「不存在」的差異對上帝都不成立。庫撒努思的陳述超越了邏輯、且無法以邏輯分析;此種徹底的無分別性顯示上帝的難以解釋。本文嘗試論述庫撒努思此超越邏輯與理性思維的上帝觀。

關鍵詞:庫撒努思、差異與比較、絕對者、一切對立的同一、神祕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