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稿啟事】思與言「國民參審與司法信任專號」(2023年12月31日截止)

 

【徵稿啟事】思與言「國民參審與司法信任專號」(20231231日截止)

2017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確立「人民參與審判」為優先推行的司法改革政策方向後,為具體落實此一政策,司法院會銜行政院於20203月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歷經數個月的立法程序,立法院於同年7月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明定以國民法官法為依據之國民參與審判制度,自202311日正式施行。

在國民法官法的立法過程中,社會各界對於這部法律要具體形塑的國民參與審判制度,雖然充滿期待,卻也存有諸多疑慮,例如:國民法官參與審判對於既有的刑事訴訟程序將產生何種挑戰?實施運作的情形如何?是否能如預期提高司法審判的公正性,抑或將導致司法審判程序妥協輿論、社會偏見與情緒?國民法官法如何在司法公正、民意與原被告的訴訟權間取得適當平衡?這些問題,均仍待法學界與人文社會科學界進一步觀察研究。

作為對人民司法改革呼聲的回應,國民法官法之制定與實施,攸關司法能否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在國民法官法正式施行後,我國的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呈現如何之風貌,對刑事訴訟程序帶來如何之挑戰,能否確實契合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亟待學界深入探索釐清。有鑑於此,本刊擬策劃「國民參審與司法信任專號」,敬邀各界方家惠賜鴻文,從各種不同面向,對國民參與審判制度之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度思辨,發掘問題之所在並找尋解決之道。舉凡以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為研究主題之學術論文,研究內容涉及(但不限於)以下議題,均竭誠歡迎投稿:

l   國民參與審判之制度理念及其憲法依據與疑義

l   國民法官之選任

l   國民法官之個人資料保護

l   國民參與審判制度之外國法制比較與借鏡

l   國民參與審判作為刑事訴訟程序之挑戰與典範變遷

l   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之合作

l   國民法官法庭判決與上訴審之關係

l   國民法官法施行成效之實證分析

本刊為收錄在TSSCITHCI之學術期刊,具嚴謹審稿制度,收稿後本刊將依程序進行稿件匿名審查。本專號之投稿採隨到隨審,最後收稿日期為20231231日,來稿請依循本刊撰稿體例(文長三萬字內,含參考書目、註釋),並請註明投稿「國民參審與司法信任專號」。本專號預定於202412月出刊。

稿件體例格式,請參閱《思與言》部落格http://taw1963.blogspot.tw/,來稿請至線上投稿平台 http://www.ipress.tw/J0189

(為達公正客觀的學術審查標準,任何審查進展/動作,都會立即更新至投審稿系統,之後可登入您的投稿帳號,於「投稿者區域」檢索您的稿件進度,稿件如處於「評閱中」,代表稿件仍正在進行外部審查中(第1次或第n次),因審查流程繁複,並涉及外審委員回覆時間,望請您的耐心等候,相關審查規則,請參見「投稿論文審查流程(2021年版)https://www.ipress.tw/J0189?pWebID=546」。)

,

思與言期刊自2024年起將以半年刊的形式出刊

感謝學術界同仁長期以來對思與言的愛護幫助,讓這份純粹由民間學界力量支持的刊物,不僅得以即將堂堂邁入下一個甲子,更榮獲THCI與TSSCI二級刊物的肯定。在未來的歲月裏,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思與言自2024年起將以半年刊的形式出刊,期可以更精致的面貌,做為同仁發表研究心得的園地。希望一切關心思與言的朋友,不吝繼續賜稿,彼此攜手共進,為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開啓更美好的願景。思與言仍將一本嚴格的學術標準,審查編輯文稿,讓大家創新成就的心得,可以和學界同仁分享,也為學術的進步,提供源源不絕的力量。

,

2021年會-[戰爭與近代中國]學術座談會



📢活動公告
#戰爭與近代中國 學術座談會
日期: 2021/04/17 (六)
時間: 09:20~17:00
地點: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為了讓台灣社會對於戰爭涉及的多重面向,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提供深入的了解,因應未來台灣可能面對的處境,諸如國際關係、內外殺戮、社會動員、財政困窘、軍事集中、經濟破壞等等錯綜複雜的面向,#思與言 期刊與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胡適研究群#蔣介石研究群,特舉辦「戰爭與近代中國」學術座談會,歡迎同好報名參加。
參與貴賓:
#鄭政秉 思與言期刊總編輯)
#潘光哲 中研院近史所副所長
#黃自進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談中日戰爭)
#蕭道中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談從韓戰到冷戰〉
#蘇聖雄 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談蔣介石中日戰爭的戰略〉
#王懷慶 國防大學陸軍學院情報組教官 (談白團與島嶼反登陸作戰)
#汪宏倫 中研院社會所 (談戰爭、民族主義與國族政治)
#張國城 臺北醫學大學教授 (談美中台關係、中國攻台)
#沈明室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談軍事戰略、中共軍事)

,

2021徵稿稿約-戰爭與近代台灣

思與言 & 中研院近史所  

「戰爭與近代台灣」論壇及專號徵稿 

執行策劃:鄭政秉 (雲科大財金系教授、思與言期刊總編輯) 、潘光哲(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 論壇時間: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 論壇地點:中央研究院院內(詳細地點再行公佈)

    台灣經歷了將近七十年的和平歲月之後,戰爭好似遙遠而不可想像的場景。只是,隨著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兩岸公共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裂痕和差距,愈形擴大。積極以一統為念的彼方,乃由文攻急趨於武嚇,使得台灣瀕臨戰爭的可能性,急遽升高。當這個人類最大的浩劫可能撲向台灣時,台灣的政府、軍方、知識精英乃至社會大眾,如何面對這一個潛在的大災難?事實上,僅從台灣的本身的歷史來看,這方島嶼在這幾百年來,始終纒繞於戰爭的威脅;和平,往往不過是闕短暫的插曲。為了讓台灣社會對於戰爭涉及的多重面向,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提供深入的了解,因應未來台灣可能面對的處境,諸如國際關係、內外殺戮、社會動員、法治規章、財政困窘、軍事集中、間諜叛亂、死傷破壞等等錯綜複雜的面向,思與言人文學社擬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聯合舉辦「戰爭與近代台灣論壇」,歡迎與鼓勵學界同仁廣泛參與,積極投稿。
    我們初步擬定以下的議題,以為討論思考的起點。當然,值得討論的議題,必然是窮盡難數;拋磚引玉,我們期待號召同好,一齊關切思索。歡迎同仁任擇相關的議題,以歷史或理論的視角,實證的資料,貢獻高見,共同對話,凝聚共識。

,

《思與言》已採用iPress線上投審稿平台進行投稿

1. 為提供各即時有效率的投審稿流程,即日起本刊採用iPress線上投審稿平台進行投稿,歡迎各位學界前輩、先進及舊雨新知踴躍使用投稿。
2. 投稿網址:http://www.ipress.tw/J0189
3. 建立個人帳號並登入後,便可依流程指示進行投稿,《思與言》謝謝您。

,

思與言 第57卷第4期 重思東亞脈絡下的冷戰專號

思與言 第57卷第4期 重思東亞脈絡下的冷戰專號

2019年12月

 

專號導言

潘光哲

「重思東亞脈絡下的冷戰」專號導言

 

專號論文

趙崢

香港與臺北之間:李惠堂與兩岸三地的體育冷戰(1949-1979)

李淑珍

冷戰時代的美國與世局:徐復觀的當代新儒家觀點

陳學然、張志翔

龔宜君、吳鯤魯

冷戰時期香港「教育條例」修訂與私立專上院校發展(1948-1958)

東亞冷戰下的流離轉徙:越南農民雙重革命中的日常生活

黃自進

冷戰與東亞安全架構的起源:以「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為中心(1947-1970)

金恩美

冷戰時期東亞威權國家對報紙的管制(1945-1987):以臺灣與韓國的比較為中心


,

思與言 第57卷第3期

思與言 第57卷第3期

2019年9月

 

江玉林

瘴癘疾疫與衛生治理:晚清馬偕臺灣傳教行醫的衛生管制反思

張崑將

修養與尚武之間:明治維新以後的陽明學與武士道

莊仁傑

華資輕工業企業的早期發展: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例(1905-1915)

紀慧君

從風險觀點解析食品謠言

范揚弦

試析反廢死:「若你至親受此對待」與「被害者人權何在」的論述脈絡

張國暉

從政府治理到轉型研究及風險治理:來自系統、科技與頑強問題的新刺激

吳偉明

從德川文獻探討近世日本的石敢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