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五十三卷 第二期


「公民運動在臺灣」專號

「公民運動在臺灣」專號導言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專號論文
1. 從族群正義到環境論述:達悟反核廢運動者的框架移轉
黃淑鈴/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2. 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電視公共化運動
林麗雲/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教授

3. 障礙者的公民運動:權利論述和社會模式的在地實踐
張恒豪/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4. 終結癲癇的汙名?癲癇團體面臨的挑戰
王瑞賢/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5. 馬政府時期的環境抗爭樣貌(2008-2012):一個抗爭事件的分析
黃俊豪/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專號論文

從族群正義到環境論述:達悟反核廢運動者的框架移轉
黃淑鈴/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迄今延續近30年的蘭嶼達悟族反核廢運動,是一場糾結於環境運動與原住民運動之間的抗爭。從1987年到2002年,行動者以族群正義為號召動員群眾;到了2011年起新一波的抗爭,則是轉為環境權的論述。本文從社會運動的構框(framing)出發,分析反核廢運動的框架設定、移轉過程與機制,特別是從世代的觀點與外部情境的變化切入分析。透過歷年來反核廢運動發出的宣言、聲明、新聞稿等文件,以及對三代運動核心分子的訪談,本文論證了在主導框架移轉下,運動的框架設定亦隨之改變:舊運動將核廢料問題診斷為殖民主義,其預後則是自治,並以滅族作為動機框架召喚族人參與;而新運動以環境權為診斷框架,其預後框架為非核家園,其動機框架則是愛蘭嶼。這個論述的改變與幾個因素有關:世代間的競爭、原運與反核運動的消長、蘭嶼的社會經濟結構變遷。然而它亦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即在運動的過程中建構達悟族的集體認同,使得原先民族主義的理想獲得實踐,轉而採取環境論述,以重振內部動員並擴大對外結盟。

關鍵詞:構框、環境運動、民族運動、達悟、蘭嶼



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電視公共化運動
林麗雲/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教授

2000年一次政黨輪替時部分傳播學院工作者抓緊政治機會,乘風而起,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運動。但在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政治機會縮小,由於國家失能,政策空間縮小,且相關行動者對立,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治理陷入危機,那麼電視公共化運動能否延續?會逆風而上?或隨風而下?本文即分析2008年政治機會縮小下,臺灣電視公共化運動如何推動。
相關文獻指出,政治機會與社會運動的發生,並不是簡單機械的關係。社會運動有其脈絡。若運動者已形成特定的信念體系與社會網絡,在政治機會縮小的情況下仍可能匍匐前進。
根據本文分析,政治機會縮小的確對運動構成限制。但在此限制下運動者基於共享的理念與論述資源,在爭議中提出政策論述與行動,並爭取到部分政治結盟以及政策管道,達到部分改革,包括促成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的經營團隊建立問責機制,藉由監察院的壓力讓文化部負起建立董事會的責任,並建立公開透明的審查機制。
未來可持續觀察政治機會與媒體公共化運動的關係,即在政治機會縮小或擴大的條件下,運動者能否運用資源,達到運動的目標。

關鍵詞:媒體改革運動、公共電視、社會運動、政黨輪替、政治機會



障礙者的公民運動:權利論述和社會模式的在地實踐
張恒豪/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在臺灣民主轉型的過程中,福利體制的擴張對障礙者權利運動影響是備受爭議的議題。本研究檢視2000年代中期以後,以障礙者為主體的新生代障礙者權利運動團體:「行無礙」與「新活力自立生活」的抗爭論述與運動策略,以及權利論述對行動者的影響。本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障礙者權利論述與政策被快速轉換到臺灣的障礙者權利運動抗爭場域,國外經驗成為抗爭的重要論述策略。新生代的障礙者權利運動從日常生活的身體經驗出發以「散步」和「搬出來住」的運動策略,挑戰障礙者進入公共空間、和一般人一樣活在社區的議題,由下而上挑戰過去「立法進步,執行落後」的狀況。這樣的新生代倡議運動直接影響障礙者的認同轉換與主體建構。新的運動發展代表民主轉型後的臺灣,障礙者開始進一步挑戰障礙的政治性,應用社會模式對於障礙的社會結構面向的批判論述,直接投入障礙公民權利的爭取。新興的障礙者倡議運動以障礙者自我倡議為主,引述社會模式觀點與跨國權利論述的實踐展現出障礙者權利運動的新樣貌。

關鍵詞:障礙、社會模式、自立生活、權利論述、全球化



終結癲癇的汙名?癲癇團體面臨的挑戰
王瑞賢/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癲癇是一種慢性、汙名、隱藏的疾病,涉及生理、心理與社會等現象。對照臺灣障礙者、性別、族群與性取向團體,癲癇長期被視之為個人悲痛,而侷限在醫學、護理學與諮商等範疇,未曾以社會學方式關照其社會面向,造成癲癇團體的社會議題較少受到積極的關照與討論。
本文深度訪談17位癲癇者與相關人士,分別從客觀與主觀方向,探討臺灣癲癇者面臨的社會實在性問題。在客觀方面,本文分析指出,癲癇醫療科學進程,癲癇認知教化宣導、諮詢輔導是癲癇團體發展進程與功能。同時,癲癇以生理損傷性定義,劃入政府福利體制的障礙類別,過度偏重醫療模式與人道關懷的癲癇政策,似乎忽略癲癇有別於障礙者形式的特殊性與不利條件。在主觀方面,本文透過癲癇者的自我汙名內化、家庭汙名社會化及社會歧視的分析,說明癲癇身分的形成與排斥,形塑癲癇者的隱藏慣習與策略。最後,本文認為,癲癇醫療依然關鍵,但是基於癲癇的獨特性,癲癇汙名的終結,除了仰賴癲癇團體持續不斷地進行公眾教育之外,癲癇團體與其他身心障礙團體間,必須積極持續的對話,為癲癇者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充權條件做好積極準備,癲癇者與家庭才能有效克服長期內化的個體化隱匿行為原則,具體化癲癇集體認同,走向類似障礙團體以權利模式為主的歷史階段,用政治行動跨越「正常」與「偏差」的邊界。

關鍵詞:癲癇、汙名、障礙研究、醫療模式、社會運動



馬政府時期的環境抗爭樣貌(2008-2012):一個抗爭事件的分析
黃俊豪/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2008年,馬政府上臺,臺灣的社會運動所面對的政治機會結構產生了以下三個變化:執政者的保守路線、運動者參與政府決策管道的緊縮,及民進黨重新成為社會運動的政治聯盟者。晚近對於馬政府時期的環境運動研究主要聚焦在兩個面向:第一、以個案研究為主,討論個別環境抗爭的起因、過程及後續的影響等;第二、側重環境正義的規範性問題,如對民主人權的堅持、公民農業的推行、對開發主義與土地投機的批判等。然而,兩者皆缺乏與整體的環境抗爭輪廓的參照,以致於前者往往過度誇大特定個案的代表性,而後者則是缺乏足夠的經驗證據支持。
為此,我們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在20082012年間的環境抗爭報導,進行抗爭事件分析,聚焦於抗爭的動力、數量、規模及參與者的組成。我們發現,作為對馬政府所帶來的三個政治機會結構變化之回應,環境抗爭在數量上逐年增加,其中,反新增汙染及反資源轉移的主題是環境抗爭增加最主要的動力、動員規模也日趨擴大、帶有族群與職業色彩之抗爭劇碼出現,及民進黨成員對環境抗爭的參與也逐漸增加。

關鍵詞:馬英九政府、開發主義、環境運動、抗爭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