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8月 2012
8月
09 ,
undefined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四期
「地方學」專號
專號論文
1. 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2. 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
王御風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3. 「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
蔡慶同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
4. 「草地」的變遷:一個農村聚落地景的考察
蔡嘉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5. 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
鍾怡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書評
1. 地方志研究的新領域:評介巴兆祥著《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
郭佳玲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一般論文
1. 戰爭與和平:女性主義多元觀點評述
黃競涓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2. 結婚最佳時機的性別差異:一個以臺灣人口資料的模擬配對研究
張榮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8月
09 ,
undefined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三期
「政治迷霧下的ECFA研究」專號
專號論文
1. ECFA的爭議脈絡與自由化進程之探索:以「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做為分析視角
洪財隆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2. 馬英九總統兩岸談判的優勢與限制:以CECA/ECFA為例
徐斯儉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3. 愛恨ECFA:兩岸貿易與臺灣的階級政治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胡克威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4. 如何看待ECFA簽訂的戰略利益:區域經濟分工轉型下的政治經濟分析
蔡宏政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一般論文
1. 離返與性別規範: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沖繩諸島的臺灣女工
邱琡雯 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副教授
8月
09 ,
undefined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二期
「自由主義、儒家傳統與多元價值」專號
專號論文
1. 自由主義、新儒家與一九五○年代臺灣自由民主運動:從徐復觀的視角出發
李淑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2. 自由與平等:《自由中國》時期殷海光、夏道平對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反思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3. 殷海光對儒家的批判與反思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4. 儒學也能推導出現代法治原則嗎?:以「道德自主性」為中心的探討
何信全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5. 平權的制度與個人
陸品妃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6. 多元社會下的公共治理: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指引
吳鯤魯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8月
09 ,
undefined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一期
「臺灣自由主義傳統的歷史建構」專號
專號論文
1. 《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
蘇瑞鏘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彰化高中專任教師、私立中臺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 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3. 一位自由主義者的戰爭
王之相 南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4. 殷海光的終極關懷、文明反思與「人」的理念
王中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5. 柏楊的醬缸文化論述,一九六○至一九六八
陳聖屏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6. 林毓生「創造性轉化」對五四自由思想的批判與繼承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思與言 第五十卷 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