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五十一卷 第二期


「非典型僱用」專號

「非典型僱用」專號導言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專號論文
1. 彈性安全思維下平等與效率的兩難與妥協:歐洲聯盟《派遣勞動指令》之分析
李健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2. 我國公部門勞務「外包」之爭議問題研究:以國立體育大學臨時人員解僱案為引
林良榮/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3. 勞務派遣超常發展的「堵」與「疏」
董保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

4. 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規制之特點與不足
謝德成/中國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社會法研究所所長

一般論文
5. 提倡性別正義之法:定位蘇珊.歐肯之貢獻
陸品妃/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 學習獨處禪的生活教育:犀角喻的觀點
王寶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專號論文

彈性安全思維下平等與效率的兩難與妥協:歐洲聯盟《派遣勞動指令》之分析
李健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本文探討歐洲聯盟根據彈性安全思維所制定的《派遣勞動指令》,在立法過程中面臨的「平等」與「效率」兩難爭論以及解決途徑。研究發現:《派遣勞動指令》是歐洲聯盟開始實踐「彈性安全」政策的首部勞動立法,具有相當重要的政策實踐意義,但是在立法的實踐過程中,面臨到「平等待遇原則」與「各國勞動市場發展差異」之間的兩難時,歐洲聯盟為了促使《派遣勞動指令》能夠順利通過,因此採取了「原則」與「例外」並存的妥協方式,賦予各會員國具有彈性認定例外情況的處理權限,此舉對於歐洲聯盟原本想要達成的「保障派遣勞工享有平等待遇」目標,可能造成政策落實上的影響。儘管如此,但是歐洲聯盟在制定派遣勞動立法時所秉持強調的「平等待遇原則」,對於臺灣未來思考如何制定派遣勞動立法,以解決派遣勞工受到的彈性剝削問題,仍然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發價值。

關鍵詞: 彈性安全、派遣勞動、平等待遇原則



我國公部門勞務「外包」之爭議問題研究:以國立體育大學臨時人員解僱案為引
林良榮/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因「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政策而使政府機關將行政業務大量實施「委外」,並因此造成原任職勞工因外包而受有不利益並生之爭議事件。政府機關將勞務「外包」的結果乃大量產生勞動派遣之僱用型態,原雇主之政府成為要派機構,而原任職勞工成為派遣勞工,但對勞工而言,同樣的工作內容卻轉換成完全不同的受僱身分、薪資待遇與勞動條件。基此,於公務機關於實施委外的過程中,尤其是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如何該當解僱終止之保護,以及,實務上法院對此類型爭議之判決見解為何,本文舉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臺上字第五五三號判決為例,評釋判決之論證,並引其他類似外包之爭議判決作為對照之比較,再輔以日本「偽裝派遣」為例,說明我國現行外包制度的「偽性」以及對受僱勞工應有之法律救濟。

關鍵詞:繼續性勞動契約、外包、解僱、業務性質變更



勞務派遣超常發展的「堵」與「疏」
董保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

中國大陸勞務派遣超常發展帶來的就業歧視問題,重新引發勞務派遣的存廢之爭。中國大陸一種較為主流的看法是希望通過修改《勞動合同法》中有關勞務派遣「三性」、「同工同酬」的規定,並擴大行政處罰,以一種曲線廢除的方式將派遣用工引入正規用工。這種思維曾經是二○○八年開始實施《勞動合同法》時的基本思維,然而,恰恰是這種立法方式導致勞務派遣的大發展。一方面認為洪水滔天,一方面又希望以堵塞漏洞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中國大陸有關部門的矛盾態度只有從既是立法者,又是執法者的現實狀況才能找到答案。事實上,中國大陸勞動立法中確立的剛性化的用工機制才是勞務派遣超常發展的根本原因。當一國的立法者忽視勞動力市場發出的信號,希望通過一些表面化的措施來保護勞動者利益,能夠長驅直入的一定是「隱蔽僱用關係」。只有標本兼治,採用疏導的方式,才可能削除歧視,使勞務派遣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上,實現勞動關係的真正和諧。

關鍵詞:勞務派遣、三性規定、標本兼治



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規制之特點與不足
謝德成/中國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社會法研究所所長

中國大陸非全日制立法呈現出勞動者權利保護非體系化、規制放鬆,以及直接僱用為目標等特點。立法的主要目標也並非實現權利保護的體系化,而是增加用工彈性,擴大就業。直接僱用忽略了內部勞動力市場的效率。因立法導致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勞動者權益嚴重扭曲。單一的時間界定標準,無法適用非全日制靈活的用工特性;對非全日制勞動者社會保險的非強制性設置,違反了憲法的平等對待原則;勞動合同的任意終止,使得勞動者工作權保護不足;加班帶薪休假等無相應的勞動基準適用等。因此,立法應以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等工作作為非全日制用工適用之基礎,以此限制非全日制用工的大量濫用;依據比例性原則建構非全日制加班及帶薪休假制度;通過有關規範性檔對用人單位惡意規避法律責任的情形制定相關規則。

關鍵詞:非全日制、規制放鬆、任意終止、比例原則



一般論文

提倡性別正義之法:定位蘇珊.歐肯之貢獻
陸品妃/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當代政治哲學家蘇珊.歐肯(Susan Moller Okin)呈現自由主義進路的性別正義理論,她的分析涵蓋類如因性別所造成的男女前景差異,婚姻家庭中養兒育女的生活,應該怎樣安排才符合分配正義的要求。本文一方面提出如何理解歐肯性別正義觀及其重要性之說明,另一方面則指出其理論限制並討論其它可能。闡述主旨如下。歐肯理論為開展「性別如何得以正義」的論述理路奠基,其性別正義的要求,能夠避免實踐性別時的盲點與誤用,進而促使公民互以公平對待。公民互以公平相待,更將兌現正義的要求。然而我們若以哈斯蘭兒(Sally Haslanger)的區分架構來思考歐肯主張的性別存有觀,亦即解消論(eliminativism),將會發現,此論僅得作為回答「性別如何得以正義」提問的立場之一。另有建構論(constructivism)與自然論(naturalism)等立場,可作為有效的性別正義觀基礎。因而正義社會裡自由又平等的成員,並非一定為歐肯所倡議的無性別(genderless)者。

關鍵詞: 女性主義、蘇珊.歐肯、性別正義、人文自由主義、性別存有學



學習獨處禪的生活教育:犀角喻的觀點
王寶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本研究站在布迪厄談文化再製的社會學立場,呂克爾宗教語言解釋學的觀點,再回顧歷代佛教思想家詮解佛經的精神,重新去理解與思考佛典文本中,如何用犀角喻說獨處禪者遠離種種煩惱之生活態度與行事風格,並與現存有關獨處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與反思。
研究結果發現獨處禪者並非不問世事的隱居者;而是善於洞察世間萬象而提出解決方法的社會實踐者。其次,在學習獨處禪的過程中,需要有經驗者無私地幫忙分析與共同討論,協助其練習轉「瘋猴子」為「獨角犀」(離苦得樂)的社會實踐,值得今日有志於生活教育者深思。

關鍵詞:獨處禪、犀角、文化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