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五十二卷 第二期


研究論文
1. 採礦助餉:18世紀初期山東的開礦熱潮與督礦調查
唐立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 對抗臭氣:以18世紀法國皇家醫學會全國衛生普查為中心(1776-1794
陳樂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3. 昭和陸軍之皇道派和統制派的對外政策比較研究
楊典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4. 1960 年代末期韓國的「間諜」論述與政治意涵:以李穗根、李承福事件為中心的討論
王恩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5. 戒嚴時期傳媒「社會責任論」的引進與演變
楊秀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紀要
6. 論以市場機制觀點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課題
劉小蘭/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石慧瑩/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研究論文

採礦助餉:18世紀初期山東的開礦熱潮與督礦調查
唐立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清朝康熙58 59 年間(1719-1720), 山東全省興起開礦的熱潮,山東巡撫李樹德奏請在濟南、兗州、青州、登州四府礦場開採,但康熙帝玄燁派員查勘採礦後,發現礦利甚微,遂下令停止開採。其實18 世紀初期山東地區的採礦活動,緣起於地方發生饑荒災害,民間的訴求是希望透過採煤鉛來改善生活困境;地方官員則有感於地方財政虧損及私人開銷費用過大,也盼想投資開礦獲得鉅利,以解決財政治理與生計負擔的燃眉之急。但是開採新礦違背當時的礦冶治理政策,於是督撫官員奏摺掩飾了地方官開礦的真實意圖,進而提出開礦濟軍、充裕國課、下瞻商民等正當訴求。經歷此一開礦事件與督礦調查,清代的礦業開採重心轉移它地,山東被認為是不適合發展礦業的地區,地方官也只能另謀財源,設法解決地方財政問題。

關鍵詞:康熙帝、李樹德、陸師、耗羨歸公、虧空



對抗臭氣:以18世紀法國皇家醫學會全國衛生普查為中心(1776-1794
陳樂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法國皇家醫學會於1776 年開始所發起的全國衛生普查,象徵著公共衛生國家在法國的成形。藉由分析法國皇家醫學會的史料文獻,本文試著勾勒其所進行的全國衛生普查之輪廓,並進一步深究這個統一化的認識活動內部的組織原理。本文發現人與其環境之關係,在法國皇家醫學會的調查研究當中被緊密地連結在一起,環境被認為可以直接對人的身體健康發生作用。全國衛生普查所凸顯出來的是醫學賦予自己的新使命:認識環境以及改善環境,進而改善人類的身體健康品質。在所有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各種因素當中,尤其以空氣的作用最受到重視。法國皇家醫學會透過嗅覺架起警戒線,到處探查各種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地方,並試圖以科學方法掌握其產生機制。他們調查在沼澤、河流、糞便處理場、公墓以及擁擠的人群中,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對人可能產生的作用。他們驚覺到似乎人類已經陷入毒氣死亡陷阱內而不自知,對抗臭氣的警鐘於是被敲響了。

關鍵詞:公共衛生、法國醫學史、法國皇家醫學會、臭氣



昭和陸軍之皇道派和統制派的對外政策比較研究
楊典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自思想層面來看,皇道派堅持日本的尊皇思想和皇道主義,統制派則是受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和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影響。而介於兩者之間的滿洲派,雖在革新思想上不排斥標榜皇道的「昭和維新」,但在總力戰體制的建構上卻趨近於德國和蘇聯之全體主義的統制經濟方向。
在對外政策上,皇道派、滿洲派支持北進論以對抗蘇聯,滿洲派甚至還要在預想即將來到的世界最終戰爭中對抗美國。兩派的對華政策,均為拉攏中國使進入日本、滿洲國的共同防共陣營。故皇道派、滿洲派又有「對蘇派」之別稱。
而統制派則支持南進論以對抗英國和美國。對華政策則是若中國拒絕與日、滿共同防蘇,或拒絕放棄親英美之傾向的話,將不排除對中國予以武力一擊。故統制派又有「對中派」之別稱。
二二六事件後,對蘇派的皇道派沒落。蘆溝橋事件後,另一個對蘇派的滿洲派亦失勢。而對中、英、美派之新統制派的一枝獨秀,可說是牽動了日中戰爭、日蘇中立協定和太平洋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之發生。

關鍵詞:昭和陸軍、滿洲派、皇道派、統制派、對外政策



1960 年代末期韓國的「間諜」論述與政治意涵:以李穗根、李承福事件為中心的討論
王恩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1961年朴正熙以軍事政變掌握政權,1960年代末期,朴正熙政府面臨國內各種危機,因此希望透過建立強有力的「反共體制」,以穩定政權基礎。在此關鍵時期發生李穗根事件(1967年)與李承福事件(1968 年)。朴正熙政權在1960年代末期,透過各種手段加強「反共體制」,以此加強韓國人民的「反共意識型態」。其中,利用民眾對於「間諜」的恐懼,強化人民的「反共意識」,更是朴正熙政權慣用的政治宣傳手法,而李穗根及李承福事件則是日後生產無數「間諜」論述的重要素材及類型,具有濃厚的政治意義。
本文主要以李穗根、李承福事件為例,探討1960年代末期的「間諜」論述的內容,並說明李穗根、李承福事件所呈現出來的「間諜」論述中所包含的政治意涵。本文指涉的李穗根事件,包括1967年李穗根投奔韓國的「投誠事件」,至1969年李穗根在越南被逮捕為止。李承福事件則指1968年發生於江原道的「武裝間諜」入侵事件。另外,「間諜」論述的宣傳方面,主要分析《東亞日報》與《朝鮮日報》兩大主流媒體。此時的韓國媒體得受政府控制,媒體配合政府報導「反共議題」,因此,媒體成為散播「間諜」論述的重要管道。

關鍵詞:反共論述、間諜形象、反共宣傳、新聞媒體、朴正熙



戒嚴時期傳媒「社會責任論」的引進與演變
楊秀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要求媒體自律的聲音,從現代報刊出現以來,就未曾停歇。不過,媒體責任與新聞自律在臺灣戒嚴時期有另一層的意義。在1950年代,即有一些文章提及媒體責任與新聞自律,但有一部分立基於反共的前提,其中更有言需「暫時犧牲自由,爭取生存」者。1950年代臺灣新聞界所建構的責任說,隨著1960年謝然之與胡傳厚將希伯特等學者於1956年提出的「社會責任論」引介至臺灣,有更具體的內容。而國民黨內部及陽明山第2次會談所提出,建立新聞自律體制的建議,更扮演推波助瀾的功能。在此影響下,社會責任論成為戒嚴時期傳播學界的顯學,但也帶有濃厚的「國家利益」至上的色彩。從理論出發,曾虛白、李瞻等學者從社會責任論吸取養分,建構三民主義報業藍圖。而國民黨則延續1950年代反共至上的責任論,將社會新聞,乃至於所有媒體報導與國家利益結合在一起,要求報刊雜誌負起國家興亡的重責大任。夾帶國家利益至上的社會責任論在1980年代面臨挑戰,學界開始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社會新聞的發展,進而要求政府開放新聞報導與言論自由尺度,期望報紙不要過分「自律」,而妨害臺灣民主化的前進。

關鍵詞:戒嚴時期、社會責任論、新聞自由、國民黨



研究紀要

論以市場機制觀點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課題
劉小蘭/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石慧瑩/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國際性組織和國際性非營利組織如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之經濟(TEEB)和商業和生物多樣性補償方案(BBOP)在其研究中主張以市場機制介入生物多樣性惡化之必要性與重要性。本文對此種呼籲持另一觀點並認為行政管理對於調節自然保育和開發壓力持續高漲有其地位。首先,具有預防原則和肇事者原則的行政管制手段涵蓋開發管理、土地利用計畫和區域發展等。再者,基於以市場為誘因的管理途徑的討論中鮮少闡述如何適當評估生態價值,以及應如何與既有規劃體系相結合。因此,如果吾人透過全面性土地利用計畫來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做會較是有意義以及效率做法。據此,也可提供給市場機制運作適宜經營環境。


關鍵詞:生態系統功能、市場機制為主政策工具、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