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五十一卷 第一期


「災難研究」專號

災難的社會學省思:「災難研究」專號導言
張維安/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特約論著
長谷川公一(著)/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
黃靖嵐(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2. 三一一後的日本:「大轉換」的科技文明
陳永峰/東海大學跨領域日本區域研究中心執行長

3.災難研究與救災實踐的結合:神戶大學都市安全研究中心簡介
李宗義/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專號論文
1. 跨越官僚的專業線:網路力量與救災行動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李宗義/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李士傑/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2 媒體災難敘事的社會意義建構:日本福島核災的戲劇分析
齊偉先/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3. 社會脆弱性可解釋九二一地震死亡率分布嗎?
葉高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4.未竟的蛻變:災後女性角色的開展與困頓
張容嘉/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5. 老人福利機構水災撤離因應韌性分析
李香潔/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李洋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佐理研究員
楊惠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莊明仁/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6. 災難的永續社會學探討:後九二一地震的「恐懼修省」
黃世明/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紀要
1. 數據的災難?九二一震災社會調查資料庫的現狀與限制
張宜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特約論著

FUKUSIMA能拯救世界嗎?轉向非核社會的世界史
長谷川公一(著)/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
黃靖嵐(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本文透過德國能源政策在日本三一一東北大震之後的轉折,指出福島事件有可能帶動世界走向全面的非核社會,因而使得FUKUSIMA(福島的英文拼音)這個名詞成為世界史一個重要轉折點。不同於車諾比事件,作者認為福島核電廠所採取的世界通用規格以及因複合型災難所引發的核災震撼,足以引起全世界對於此事件的重視,並回頭檢視反省自身的能源政策,而德國梅克爾政府在一夕之間的改弦易轍就是最好的明證。考察德國決定在二○二二年全面廢除核能電廠的經驗,作者認為FUKUSIMA促使德國從「倫理」的角度看待「能源安全供給」的問題,勢必改變傳統上以技術看待能源問題的盲點,而倫理的思考也必會帶動世界轉向非核社會可能,日本正逐漸從此角度看待問題。因此作者相信,FUKUSIMA既能改變德國的核子動力政策,日後也可能在德國的政策轉換刺激下改變日本的核能政策,進而改變臺灣及全球的核子動力政策。

關鍵詞:三一一日本東北地震、福島核電廠、FUKUSIMA、非核社會、德國非核政策



專號論文

跨越官僚的專業線:網路力量與救災行動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李宗義/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李士傑/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本文從九二一地震以來國際社會所發生的天災,觀察社會在「災難回應行為」中,如何透過網路工具結合實地參與、協同合作,進行傳統上被稱為救災的行動。我們的目的在於觀察「技術典範的轉移」與行動者面對災難所採取作為的共同演化關係(co-evolution),並且由下而上提出了新的行動可能,進而在傳統救災主要施行者(政府)所確立的災難回應模式之外重新定義了新的模式與改變方向。
網路社會擺脫了傳統官僚體系的國家資源唯一動員機制,提供底層的民眾以人際網絡各自適切的溝通媒介,透過接駁的方式將受災的第一手資訊傳播出來;同時也讓大型災難所喚起的「志願參與者與科技社群」(V&TCs)得以藉由自我組織的方式交換訊息、調配資源與積聚力量。傳統災難回應當中很難被聽見聲音的受災者與志願參與者,在新的模式中擁有較為清晰的行為與型態浮現。災難回應的新技術典範,以即時性、互動性與自發性傳播與擴散連結的方式將大量的資料呈現出來,既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呈現出「傳統角色」在歷史轉變中的侷限性。

關鍵詞:災難、網路、技術典範移轉、WEB 2.0Disaster 2.0



媒體災難敘事的社會意義建構:日本福島核災的戲劇分析
齊偉先/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現代人對災難的理解相當程度依賴大眾媒體的敘事報導,因此大眾媒體的災難報導影響了相關的社會溝通模式及內涵,也影響著民眾面對災難的態度。就這意義而言,媒體的災難敘事不僅只是訊息的告知,更是建構災難之意義圖像的社會行動。此外,媒體敘事也引發許多其他的社會行動,如民間團體及民眾捐款活動等,這些活動反過來創造出更多的敘事題材。針對這個有高度自反性的多元敘事報導,戲劇理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切入點,讓我們看到現代社會面對災難時是如何建構災難圖像,又如何溝通出因應之道。本研究以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為例,透過分析臺灣平面媒體對此災變的報導,指出媒體相關的多元敘事交織出一齣戲劇,並應用戲劇理論說明臺灣如何建構一個發生於他處的災難圖像並賦予其社會意義。分析顯示,災難是現代社會中少數能透過媒體激發出集體「共在感」的重要因素。並且研究也由災難敘事的戲劇分析進一步說明現代媒體自身也可能是一種製造風險來源的理由。

關鍵詞:災難、敘事、戲劇分析、福島核災、大眾媒體



社會脆弱性可解釋九二一地震死亡率分布嗎?
葉高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社會脆弱性指影響個人或團體受災機率與災後恢復能力的社會特徵。在決定誰容易遭受危害衝擊的層面上,社會因素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社會脆弱性的評估在臺灣仍然非常罕見。少數的研究也僅止於建構指標。本研究試圖檢驗社會脆弱性是否可解釋九二一地震的死亡率分布。利用因子分析法,一九九○年各鄉鎮的十六種變數可濃縮為三個因子:因子一反映社經地位較低的特徵;因子二反映人口高齡化的特徵;因子三反映失業與不完整家庭的特徵。本研究利用迴歸分析測試三個因子與九二一地震死亡率的關連。結果顯示,在相同的地震強度之下,三個因子皆與地震死亡率呈正相關。不過,僅高齡化因子達到統計顯著水準。由於地震死亡率僅反映災害的直接衝擊,關於社會脆弱性與災害後續衝擊的關連,仍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脆弱性、災難社會學、社會指標研究、危害



未竟的蛻變:災後女性角色的開展與困頓
張容嘉/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災難研究在社會學界是門新興發展中的領域,性別更是尚待補充的研究議題,過往「性別」僅作為災難研究調查裡的變項,卻欠缺差異背後的解釋。性別與災難研究最富挑戰性之處即在於關注災難發生後兩性間的性別分工與權力關係變化,是否更強化既有社會的性別不平等關係?
本論文將回顧災難社會學的發展,包括災難的定義以及災難研究的議題,並將性別觀點帶入災難社會學的研究;最後,筆者進一步以臺灣九二一地震災後成立石岡媽媽劇團團員們的女性生命經驗為例,作為對災難性別議題的回應與分析。

關鍵詞:災難研究、性別、石岡媽媽劇團



老人福利機構水災撤離因應韌性分析
李香潔/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李洋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佐理研究員
楊惠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莊明仁/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

本研究從災害因應韌性觀點,分析影響老人福利機構水災撤離行為之因素。以二○○九年莫拉克、二○一○年凡那比颱風水災撤離經驗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於二○一○年深度訪談六家老人福利機構、一個地方緊急應變中心,以及三個救難隊。研究結果如下:(1) 及時撤離因應韌性之影響因素包含體系因應韌性,如政府對極端災害預警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正式網絡救援能力是否及時到達,以及包含屬於機構因應韌性之非正式網絡是否能有效動員、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住民行動能力與機構人力整備狀況。
本文建議長期目標,正式社會支持網絡應致力於針對極端氣候研發減災及調適策略與工具,短期目標,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則應培養機構災害因應韌性(如,看河川水位);另外,建議效法日本模式,培養以(機構)自助、(鄰里)共助為主,(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公助為輔的文化;(2) 撤離工具安排和避難收容因應韌性影響因素包含屬於機構因應韌性之機構動員非正式社會網絡能力、人力物資整備能力,以及屬於體系因應韌性之動員正式社會網絡能力。多數受訪機構認為自己處理較能了解自身需求,亦即,機構因應韌性較體系因應韌性重要。本文建議政府扮演輔助角色,包含以較強的機構為典範,建立輔導弱者之機制。

關鍵詞:因應韌性、老人福利機構、收容安置、緊急救援、撤離



災難的永續社會學探討:後九二一地震的「恐懼修省」
黃世明/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本篇主要分成兩個單元闡述,首先是災難與災異的永續社會學思維,第一部分嘗試藉由災難社會學的概念對話,論述永續發展的主軸面向,融入哈伯馬斯與貝克對危機、風險的思維,取捨魯曼的系統觀點,以期建立理解災難的思維起點,第二部分則由永續發展的三生構面,探討災難對社會生成變化的衝擊,並以九二一地震的災難經驗為論述主題,與永續社會學進行多面向的觀照闡發,以及震災治理的行事要則。
第二單元則是以《公羊春秋》與《易經》的相關理念,進行永續關懷的災難思維探討,整理《公羊春秋》對災異事況書寫,論述政道治術的利弊得失,討論災異書寫對統治者的正位批判與反身性批判,亦可視為天人批判的象徵鬥爭。另則詮釋《易經震卦》的時位繫辭與卦爻的錯綜摩盪,闡述對地震災難的行事,由卦爻的辭旨觀玩與其時位結構,綜合提出災難的治理原則。
整體而言,本篇論文有再深入闡述的必要,藉由理論概念的多元反思與綜合交融,有助於災難社會學的建構開展,對於臺灣永續發展與災難治理要則,提出可參照的「恐懼修省」哲學。

關鍵詞:災異、災難、永續發展、公羊春秋災異說、易經震卦



研究紀要

數據的災難?九二一震災社會調查資料庫的現狀與限制
張宜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九二一地震後臺灣學術界開始累積災難相關的調查數據,但多數研究使用有選擇性偏誤的災民樣本。因此,本文比較含括九二一相關資訊且可供量化分析之資料庫,說明其特性及其能處理的災難社會學議題,並討論各資料庫的限制與未來發展。
本文發現,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中學生樣本,面臨推論至全體的挑戰;社會意向電話調查為家戶電話抽樣,可能流失受災嚴重的組合屋樣本;我們自行抽樣的家屋再造資料庫為申請九二一基金會家屋再造補助的災民資料,因為補助條件與弱勢程度重合,有待與非災民資料庫合併分析。
目前相關資料庫都難以全面分析災難的社會經濟影響,因此我們建議由國家相關單位著手調查,建立完整的災民資訊,以突破研究資料不足的瓶頸。

關鍵詞:調查偏誤、九二一地震、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社會意向電話調查、家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