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五十三卷 第四期



「情志批評與中國文學研究」專號

「情志批評與中國文學研究」專號導言
車行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特約論著
1. 生命存在的通感與政教意識型態的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反身性詮釋效用」
顏崑陽/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專號論文
2. 從情志批評到原志詮釋學
車行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3. 「情志批評」商榷
賴欣陽/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4. 明代復古派詩學中的「文」、「情」辯證議題
陳英傑/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5. 試析姚文燮《昌谷集註》之情志批評取向
陳沛淇/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一般論文
6. 中國當代詩史的發聲焦慮和書寫策略
陳大為/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特約論著

生命存在的通感與政教意識型態的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反身性詮釋效用」
顏崑陽/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有二大基本型態:一是由漢代詩騷箋注所形成的「情志批評」;一是以魏晉六朝文體學為理論基礎,運用到實際批評的「文體批評」。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情志批評」涵具著存有論的特質。它優先性的意義不在於建構可以論證其是非正誤的客觀性知識,而在於批評者所獲致的主觀性「反身性詮釋效用」。古代士人往往經由經典的詮釋,與作者進行生命存在經驗的相互通感,同時也寄託自己的政教意識型態。其中,隱涵著士人對生命存在價值的終極關懷,以及對當代政教的批判。因此,中國古代的「情志批評」,從現代知識論性質的研究進路,很難獲得深切的理解;研究者必須調適可資對應的詮釋視域。
不過,這並非表示以往學界對「情志批評」所做專業知識的研究,都沒有價值而應該廢棄。「情志批評」當然也有它「知識論」的意義,只不過「存有論」的意義更為優先,不能被忽視。因此,「情志批評」之存有論的意義理解,如何與認識論的知識建構,彼此做出有效的接合?這應該是往後的研究發展中,我們可以用心思辨進而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情志批評、文體批評、生命存在通感、政教意識型態、反身性詮釋效用



專號論文

從情志批評到原志詮釋學
車行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情志批評」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中的主要型態,顏崑陽教授曾對其內涵做出豐富的論述。本文在顏先生情志批評相關論述的基礎上,嘗試透過對話的方式,一方面對其論說結構及內容做相應的了解與消化;另外一方面,亦希望能夠運用經典詮釋學的視域與進路,試圖對情志批評的原有理路及實踐成果,做更進一步的理論推闡與深化,以期更能豐富這套論述的學術內涵。
文章的主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顏先生既有論述的全面回顧與檢討,包含情志批評的兩個次型態、作者情志與作者本意、情志批評的方法與實踐、情志批評批的歧誤與調適之道。第二部分是嘗試從經典詮釋學視域來重新觀照情志批評,以及情志箋釋學提出可能性的探討,包含從文學批評到文學詮釋學、從情志批評到情志箋釋學、箋釋的目標方法與妥效性等問題的反省、從情志箋釋學再到原志詮釋學。
本文的主旨在於將情志批評這套論述由文學批評的陣地,推闡擴充至涵蓋傳統人文學術領域的經典詮釋學的廣袤泛天地中,因而既從詮釋學的角度,將情志箋釋學從情志批評中獨立出來;復將情志箋釋學從文學的範圍擴大為適用於一切人文領域著作的原志詮釋學。

關鍵詞:文學批評、情志批評、情志箋釋學、經典詮釋學、原志詮釋學



「情志批評」商榷
賴欣陽/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情志批評」一詞在學術界中被提出,至今恐怕已逾25 年。它從一篇論文中的一個部分,漸漸被一些中國文學研究者當做方法論上的依據,在觀念上和認知上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也影響研究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解讀。然而對「情志批評」理論的探究與批判;甚至退一步說連爬梳與建構,在學術界幾無所見。時至今日,在理論上有深入探討及論述者,還是顏崑陽教授當年所撰之論文與專著。本論文試圖以顏崑陽教授之立論為探討商榷對象,檢討「情志批評」立名是否合理?析述「情志」在中國古典文論中的意義及文論家所關心的層面。
而由於「情志批評」乃是以「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為實際操作方法,故本文亦就此方法進行溯源探究,析述其理論架構,探討孟子所提出的說詩之法,並說明漢朝王逸、鄭玄等諸位箋釋家,其所用之箋釋方法乃源自孟子之確證。並闡述此批評法自明、清以來被誤解、誤用之跡。其中再就顏崑陽教授析讀之內容,析論其對明、清箋釋家所論是否如諸家文中之旨?
通過以上的考察,可知由於明、清箋釋家失落了「人情不遠」這個層面,所以孟子的說詩法,被他們轉成用歷史研究的成果來解詩,因此便產生了局限。這些局限,讀者在操作此方法時應該有所體認,才能更精確地達到說詩、解詩的目的。但也因此,依附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法中的所謂「情志批評」,似乎愈走愈窄了。而顏崑陽教授於《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批判此法,並加以調整,加上一些原則性之限制。其間有值得商榷者焉。本文爰就顏崑陽教授所論,考此法之所由來,析其理論內涵之衍變,以及落實到實際批評活動,權以商榷之。

關鍵詞:情志批評、意、逆、論世、知人



明代復古派詩學中的「文」、「情」辯證議題
陳英傑/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王世貞《藝苑卮言》曾提出「文生於情」、「情生於文」的觀點,其中所呈顯的「文」、「情」辯證關係,其實涉及明代復古派如何就讀者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美感經驗,進而拓築出相當細緻的詩學探索。本文嘗試針對此一議題進行系統化的考察。研究成果指出,「文生於情」涉及詩的起源議題,也涉及詩的抒情本質及其真摯動人的審美效果,堪稱為「情生於文」的基礎。「情生於文」涉及詩的閱讀和欣賞議題,我們可發現復古派以讀者的姿態,由讀詩而切身體會到某種抽象朦朧的美感經驗,甚至據以進行「再創作」。這種現象隱含著「解詩」和「學古」雙重議題上的重要意義,足以逼顯復古派詩學中自有一種特殊的「審美式閱讀」取向,以及「情志學古」的方法思路。預計透過本文的討論和分析,有助於對復古派詩學,在眾所習知的「格調」一端外形成更周延的認識。

關鍵詞:明代復古派、文情辯證關係、美感經驗、審美式閱讀、情志學古



試析姚文燮《昌谷集註》之情志批評取向
陳沛淇/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清初以降,詩史觀一時盛行,素來以奇僻隱晦而聞名的李賀詩,亦於此時為詩史觀的擁護者所注目,姚文燮即為策略性的持詩史觀以箋釋李賀詩的第一人。他於《昌谷集註》提出箋釋李賀詩的態度與方法,一是視李賀為「詩史」,二是認為解詩必須做到「以身心為古人」、「以身心為李賀」。姚文燮視李賀為詩史,認為其詩藏有忠愛諷諫之詩教。姚氏的觀念主導了箋釋,遂援引史事,乃至於構築情境以詮釋李賀詩,此箋釋觀念與行為,產生了「情節化」的箋釋。這種箋釋語言將李賀詩泰半視為有具體本事及明確寄託之意的作品,務求將詩中的隱晦符號一一解謎。姚文燮的作法確實有強解、穿鑿附會之弊,但本文的研究興趣不在於詮釋效度的核驗,而是從情志批評研究的角度,討論姚文燮的作者觀與箋釋方法,並理解其詮釋《昌谷集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踐自身詩學理念,將箋釋效益反用於自身及現世。

關鍵詞:李賀、姚文燮、昌谷集註、情志批評



一般論文

中國當代詩史的發聲焦慮和書寫策略
陳大為/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本文擬從中國當代詩人在詩史發聲上的焦慮切入,先後論及兩個分別由《上海文論》和《今天》雜誌開闢的「重寫文學史」專欄,以及其後的幾部由年輕詩人編寫的野史性質的圖書,由 此檢視詩人對典律所懷抱的野心,和作為焦慮來源的正規詩史。同時,特別討論幾部學術性詩史專著的書寫策略,並分析其慣用的全景式寫法;再參照詩人所撰寫的「詩人生活史/閱讀史」,這種比學術論述更貼近讀者的隨筆敘述,對學者的撰史權力與能力而言,􃢁是一種挑戰。最後,本文嘗試在前述兩大類別的詩史撰述策略上,提出一種較富有故事性和論述深度的地景式寫法。

關鍵詞:當代詩歌、焦慮、地景、書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