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四十九卷 第一期

「臺灣自由主義傳統的歷史建構」專號

專號論文
1. 《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
蘇瑞鏘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彰化高中專任教師、私立中臺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 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3. 一位自由主義者的戰爭
王之相  南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4. 殷海光的終極關懷、文明反思與「人」的理念
王中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5. 柏楊的醬缸文化論述,一九六○至一九六八
陳聖屏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6. 林毓生「創造性轉化」對五四自由思想的批判與繼承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專號論文

《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
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

蘇瑞鏘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彰化高中專任教師、私立中臺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民主評論》與《自由中國》創刊的背景相當類似,其民主與反共的目標也相同,早年主要成員的私交也不錯,然後來何以關係惡化?本文從雙方內在哲學與文化立場的差異、外在政治形勢的變動,乃至個人的恩怨等面向,分析彼此關係的變化。其中,外在政治形勢變動的視角,乃前人較少分析的面向。
本文以為,《民主評論》與《自由中國》原本的哲學與文化立場早已隱含矛盾。但在一九四九年創刊之初,中共政權是兩個刊物共同的「主要矛盾」,哲學與文化立場的差異只是兩個刊物間的「次要矛盾」。然到了一九五○年代中期以後,臺灣來自中共政權的威脅明顯減低,原本《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已存在哲學與文化立場的「次要矛盾」遂躍升為「主要矛盾」,雙方關係於是逐漸惡化。再加上兩個刊物的成員間存在一些個人恩怨等因素,到了一九五○年代後期,終因爆發激烈的民主與傳統論戰,導致雙方正式的決裂。

關鍵詞:民主評論、自由中國、徐復觀、殷海光



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

何卓恩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教育獨立於政治是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基本方向,然而隨著革命聲浪的興起,教育卻日益政黨化。一九四八年中華民國憲法的實施,本應為教育公共化開闢道路,卻因內戰造成兩岸對峙的政治格局,反而使教育政黨化愈演愈烈。不過在臺灣地區,由於自由知識份子的存在,爭取文教公共空間的努力沒有懈怠過,政治主宰教育一直受到批評,直到臺灣政治的轉型、文教公共化的初步實現。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民黨在臺灣重建黨化教育,自由知識份子通過《自由中國》半月刊表達極大關注,發表大量文章對黨化教育的內容和黨化教育組織展開了全面的揭露和抨擊,並推動了文教公共空間理念的建構。雖然這一過程中《自由中國》也顯示出一些認識侷限,而且結果亦沒有扭轉國民黨的教育政策,但是這種建基於人格力量的鬥爭,為幾十年後臺灣地區教育逐步邁向獨立發展播下了火種。

關鍵詞:黨化教育、《自由中國》、知識份子、公共空間



一位自由主義者的戰爭

王之相
南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基於意識型態自身之理念邏輯,自由主義者以個人自由為關懷主軸,基本上對於戰爭並未予以充分之正視;此一態度包含對戰爭抱持負面評價,以及無法理解戰爭對於現代國家的深遠影響。本文假定於韓戰簽定停戰協定之前,雷震先生的戰爭思維受到自由主義影響與侷限,無法面對冷戰現實作出解釋,不但僅只在個人自由與言論自由層次掙扎,而且整個自由主義理念也同樣受制於冷戰。之後,雷震先生的戰爭思維轉而與現代國家和地緣政治結合,論述上更貼近現代國家的行動,而更有效揭穿當時國民黨政權軍事動員統治之戰爭正當性。但,這也只是戰術層次的挪用,根底上雷震先生自由主義思維模式並未改變,而此一堅持未必有助於拓寬公共空間所需之歷史縱深。

關鍵詞:戰爭、自由主義、雷震



殷海光的終極關懷、文明反思與「人」的理念

王中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只要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殷海光不是那種伴隨一個時代而出現也伴隨一個時代而逝去的人物,他一生的奮鬥具有超越具體歷史空間和時間的不朽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對「人」的終極關懷。在人類從事的各種事務和目標中,一種是屬於短期性的目標,一種則是屬於長期性的目標。殷海光有強烈的科學主義和實證 主義傾向,相應地他也有明顯的西化立場,但這些主要是在理性化的思維方法上被肯定的,它們都沒有把殷海光引向對「工具理性」和工業技術文明的讚頌。恰恰相反,殷海光對此保持著警惕,而且這種做法亦非只是晚年的產物,它是伴隨著殷海光一生的經歷,只不過晚年更加突出罷了。殷海光真正關心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長遠目標,他探討和追求的「人」的理念,就是這種長遠性的目標。正是在這一長遠目標追求中,他反思了現代文明對「人」的扭曲,批判了沒有自我和個性的「現代人」,昭示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目標和崇高價值,也正是由此他的奮鬥具有了超凡的意義。

關鍵詞:終極關懷、文明反思、人



柏楊的醬缸文化論述,一九六○至一九六八

陳聖屏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首先,柏楊認為在一九六○年代的臺灣,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仍然牢不可破,它不但造成各種社會問題,也阻礙了經濟與現代化的發展。其次,柏楊將臺灣的文化菁英區分成兩個對立的團體:傳統儒家式的道德菁英(聖崽)與近代中國的西化知識菁英(西崽)。這兩種精英團體剛好對應於文化保守主義和全盤西化的兩種主張,在柏楊看來,兩者都不能適合於社會的需要:前者抗拒一切必要的改革,後者則只進行表面的西化,但並未觸及中國文化的本質。此外,對於中國共產黨在一九四九年贏得全面勝利的原因,柏楊認為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許多不良因素,使得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開花結果。但中國文化仍缺乏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唯物辯證法、「不斷鬥爭」的政治哲學等等,因此馬克思主義被柏楊稱為「硫磺缸」,並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醬缸」有所區隔。最後,在醬缸文化的論述中,柏楊不僅重視醬缸在意識型態的成因(儒家思想),同時也重視它的社會結構成因(官僚主導的社會)。儒家思想作為主流的意識型態,就會使這種社會結構變得更加穩定;它不但為專制君主提供正當性的依據,也使人們在其思想前提中就認為,堅持正義與反抗權威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錯誤。

關鍵詞:柏楊、醬缸、現代化、馬克思主義、儒家、官僚



林毓生「創造性轉化」對五四自由思想的批判與繼承

簡明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創造性轉化」一詞,在當代臺灣與中國大陸曾激起熱烈討論,其源自林毓生探討五四時期整體反傳統的「中國意識的危機」而起,並得到的進一步發展,更是因應兩岸從傳統走向現代之所需。由於林毓生與五四之父與子胡適、殷海光皆有密切關係,更以自由主義者自居,因此「創造性轉化」對於五四自由主義的深化探討有極為實質的貢獻,也充滿了知識份子的現實關懷。
然而,林毓生對於五四激進的各式思想,包括自由主義有著強烈的批判,但又要從有限的歷史資源中,尋求解決歷史與現實糾結的問題。「創造性轉化」無疑是其提供的主要藥方之一,也是了解五四自由主義思潮不可或缺的一部。雖然有其運用的限制,在方法論上亦有討論餘地,但仍是數十年來對於五四相關研究,最具重要成果的理論創見。

關鍵詞:林毓生、創造性轉化、五四、殷海光、胡適、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