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54卷 第1期


「近代日本研究」專號

「近代日本研究」專號導言
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專號論文
1. 日本近代對武家女德的形像建構與物語化
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2. 武士道與近代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3. 《坂の上の雲》之武士精神:與明治期武士道之比較
簡曉花/中華大學應用日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4.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5.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觀念根源探索:以歐美的學術理論與日本同好具體實踐之間的互動為中心
黃自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6. 照耀民族主義的外國月亮:細讀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皇民文學〉,兼及文學史研究的一點理論性自省
林運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

一般論文
7. 從「眠獅」到「睡獅」:梁啟超睡獅說淵源新論
楊瑞松/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專號論文

日本近代對武家女德的形像建構與物語化
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本文旨在探索日本女性從近世武家「女訓」轉向近代「女國民」修身的「女德」意識轉化中,如何被一些熱衷推動武士道的學者或政治人物,有意建構「日本人應有的女德形象」之需求,將「武士道」的忠勇愛國形象,也強加到女性身上,達到全國男女為國效忠的目的。本文首先在第二節追溯「女德」在近世多元真實的養成教育,次於第三節考察明治維新以後「女德」被建構的解釋與形像,並於第四節分析戲劇與小說涉及的「女武士」或「女德」形像與特質,企圖呈現近代知識分子如何因應「國家」的需要,轉化與利用女德形像,並深思此一課題對當今日本女性地位轉變的現代意義。

關鍵詞:日本近代、武士道、武家女德、女訓、女德形像



武士道與近代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武士道這個概念,時至今日,並沒有滿足過任何一位思想家或研究者。它亦會因時因地等因素而呈現出不同風貌,因此關於武士道的研究,仍然在不斷地蓬勃發展當中。當日本傳統的價值觀遇到西方異質文化的價值觀時,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武士的道德規範及生活準則,在新渡戶稻造(Nitobe Inazou, 1862-1933)的《武士道》這本書中,則有了近代化的詮釋。因而日本人在進入近代之後,也多一個道德教育的選項。本文以「武士道與近代」為題,首先透過觀察日本近代西學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Hukuzawa Yukichi, 1835-1901)對德川封建體制的批判所帶出的武士形象。以此為背景,接著分析新渡戶的《武士道》中具有基督教道德觀的武士形象。最後思考日本在面對西方近代時所呈現出來的自我批判與認同觀。

關鍵詞:武士道、近代、新渡戶稻造、道德教育、基督教道德



《坂の上の雲》之武士精神:與明治期武士道之比較
簡曉花/中華大學應用日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坂の上の雲》乃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之歷史小說,其內容描繪甲午、日俄戰爭時期之富國強兵氛圍中,人們奮發向上之情景,同時亦刻畫出明治期之武士精神。然而,究竟司馬氏於《坂の上の雲》中所呈現之明治期武士精神為何?關於此,目前雖有研究零星提及,然而,關於其究竟如何呈現?以及其筆法特色為何?尚欠缺論述,有待補足。本研究為解決此問題,乃針對《坂の上の雲》所描述之武士精神、以及實際上明治30-40年代(1897-1912)之武士道,分別掌握,並進行比較。其結果獲知:其二者大致皆講究忠誠,重視義理,具有武勇精神,然而二者在對於「軍人敕諭」、「教育敕語」明治期忠孝武士道之論述處理上,乃有所不同;且由於此意識型態背負著戰爭宣傳之罪名,司馬氏恐為避免招惹爭議失焦,故對其採取淡化處理,以凸顯明治期武士精神作為日本傳統文化延伸之定位。此乃歷來研究所忽視看漏,亦為此小說筆法之特殊所在。

關鍵詞:《坂の上の雲》、明治期、武士道、軍人敕諭、教育敕語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本文就《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收漢文教科書,以論述明治日本之漢文教科書之特點與問題點,內容涉及其出版分期、所收種類、內容特色,進而分析當時漢文教育所呈現出之問題點,以及其間所蘊涵之可能意義。經由本文考察,明治漢文科教育主要特色為:1. 以明治19年「小學校令」頒布作為分水嶺,之前原本自由編刊、採用的情況,從此轉向以文部省馬首是瞻,受制於政府意識形態。2. 當漢文學習的「初學」階段,由小學校後退至中學校時,也預告了此後漢文教育內容日形淺近平易化的發展趨勢。3. 明治初期以江戶為典範的風氣,隨著《幼學綱要》與《教育勅語》的頒布,遂與日本主體推崇的主張結合,朝以「和」代「漢」發展,復加「小學教則大綱」頒布,明定只能收錄以和漢夾雜文體撰寫成之和文,漢文科教科書所收之文竟「非漢文」。4. 又明治10年代以還隨著何如璋、王韜、黎庶昌等清文人訪日,與明治漢文文壇交流日盛,桐城古文遂取代先秦、兩漢、唐宋古文,成為漢文科教科書之取材內容。
而此四大特色日後成為漢文科教科書審定的重要標準,但卻也因此衍生出問題;為符合淺近平易化的編書規定,連帶凸顯出「和文」與「漢文」之間的齟齬,訓讀問題因而被關注;又「脫漢」後的漢文學習目的,其實就在「藉亞入歐」與涵塑忠孝合一之皇民。最後本文指出學界歷來未曾言及的問題點,亦即明治漢文教育中「經學」的退場。而「經學」自學校教育的退場,即是日本「舊型」文化瓦解之具體形象,亦即自始至終以經書為學習對象的「儒學」學習模式被徹底否定。

關鍵詞:明治漢學、漢文教科書、漢文教育、經學、《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觀念根源探索:以歐美的學術理論與日本同好具體實踐之間的互動為中心
黃自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平均地權」可說是「民生主義」最核心的概念。然此一核心概念在早年孫中山從事反清革命事業時,卻是最易遭同志非議及消極抵制之處。
有鑒於此,本文首先探討孫中山土地政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他的理論基礎。特別是他如何師承亞當.斯密(Adam Smith)、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馬克思(Karl Marx)、亨利.喬治(Henry George)等人的經濟論述以及參考德國在膠州灣的土地政策為線索,解析他在「平均地權」政策上的承先啟後與獨特創新之處。
其次,再聚焦於他與日本友人宮崎民藏的交流,藉此釐清「民生主義」在建構過程中,為何「平均地權」或是「漲價歸公」等眾多「民生主義」的重要核心概念,皆是在日本發表的來龍去脈。尤其是宮崎民藏在日本所推動的「土地復權運動」對孫中山的「平均地權」理念漸次形塑過程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關鍵詞:孫中山、宮崎民藏、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照耀民族主義的外國月亮:細讀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皇民文學〉,兼及文學史研究的一點理論性自省
林運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

日本學者藤井省三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皇民文學提出一個有趣的解釋:他認為因為日語的普及、以及文學作品的風行,當時臺灣社會透過讀書市場的成熟而逐漸構成所謂「公共領域」。此外,大量流通的文學出版品刺激著臺灣民眾的集體意識,因此臺灣民族主義的雛形也在當時略見端倪。本文認為,(1) 藤井省三其實誤植了「印刷資本主
義」、「公共領域」等理論概念。這些概念所欲解釋的特定歷史對象並非殖民地臺灣的情形;(2) 在擁有壓倒性力量的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公共領域」的成熟有其困難;(3) 「印刷資本主義」不足夠解釋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的生成;(4) 在這樣的思路背後,藤井省三在無意中偏袒了具有普世性格的現代性理論,故而將技術面的現代性視同於文化面的現代性。最後,必須牢記,所謂「理論」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於西歐社會極具限定性的描述,不能夠將本土的經驗置入無所不包的文化與歷史模型,從而僵化了對於自身獨特性的認識。

關鍵詞:皇民文學、印刷資本主義、公共領域、臺灣民族主義、臺灣文學史



一般論文

從「眠獅」到「睡獅」:梁啟超睡獅說淵源新論
楊瑞松/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有關於近代中國的「睡獅」意象的歷史探討分析研究工作,迄今為止的主要中英日文著作,均認為在近代中國的語境中,「睡獅」符號應是最早出現於梁啟超在1899年間所撰寫的〈動物談〉和〈瓜分危言〉之中。但有關梁啟超何以會運用「獅子」符號來對應所謂佛蘭金仙(怪物)的原因,迄今為止仍是令學者百思不得其解的謎題。針對此謎題,本研究認為在刊行於189851日的《知新報》上的翻譯文〈日人大澤龍論中國情勢〉(其中包含「往者曾紀澤嘗比支那於眠獅」行文),應是梁啟超睡獅符號的靈感來源。此外,此一新發現也表示明治日本時期的中國觀和國家動物符號想像,以及關於曾紀澤論述的種種相關評論,均和「中國為眠獅/睡獅」論述的出現有密切關連性。本文也試圖以「跨文化傳播」研究角度,對於此一符號為何在明治日本出現,提出一些初步的觀察和分析,對此議題的後續探索提供若干可能的新方向和研究視角。

關鍵詞:梁啟超、曾紀澤、眠獅/睡獅、大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