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54卷 第2期


「臺灣民主」專號

「臺灣民主」專號導言
張嘉尹/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專號論文
1. 臺灣死刑制度之在地/全球辯證發展
李佳玟/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2. 說真話與民主,傅柯的最後一課
朱元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3. 「差異化治理」與「民主參與」:臺灣因應貿易自由化的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政策分析
李健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4. 民進黨兩岸經貿議題的階級訴求形成:2000-2010
  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5. 「診斷臺灣:民主的危機或轉機」座談會
魏千峯/《思與言》雜誌社社長
顏厥安/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蘇彥圖/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豪人/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黃厚銘/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一般論文
6. 傳播賦權視角下的公民新聞實踐:以臺灣PeoPo公民新聞平臺及公民記者為例
陳楚潔/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研究員

研究紀要
7.「社區」如何被研究:1960-1970年代的研究取徑及其內容
蔡嘉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專號論文

臺灣死刑制度之在地/全球辯證發展
李佳玟/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大眾向來認為,臺灣受到應報文化的深刻影響,死刑制度因而在民意的高度支持下難以被廢除。本研究顯示,在過去六、七十年以來,臺灣死刑制度毋寧更為深刻地受到政治的左右。除了民意之外,政權的更迭、國際政治的變動、政治轉型的型態與當政者的傾向等國內與國際的政治因素,在不同時間以不同的分量,參與臺灣死刑制度的形塑。不過,這個左右臺灣死刑制度發展的政治框架,並不是單由政客所決定,國際與國內的廢死運動者的行動,亦曾成功地改變政治的內涵,為運動創造政治機會,促進廢死運動的進展。不過,自始與國際廢死運動互動頻繁的在地廢死運動,雖成功地限縮臺灣死刑的適用範圍,但因此給廢死運動「西方、外來」的形象,卻也讓臺灣社會對這個運動感覺疏離。終至在臺灣社會發生信心危機的時候,因著幾個偶發事件,讓廢死運動遭逢前所未有的反挫。本文認為,不管讀者對死刑制度有何等哲學或刑事政策的想法,都有必要知曉臺灣死刑制度的歷史與政治現實,以決定這個刑罰制度的未來。

關鍵詞:死刑、廢死運動、民意、國際政治、政治轉型



說真話與民主,傅柯的最後一課
朱元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本文紀念傅柯(Michel Foucault)逝世卅週年,探討傅柯在世最後3年關注的一個議題:「說真話」。1982年元月傅柯在法蘭西學院「主體的詮釋學」課程揭櫫了這個議題,探討「說真話」和「語藝」的區辨,以及「說真話」和逢迎者「說好聽話」之間的敵對;19831984春季在法蘭西學院「自我與他者的治理」、「真理的勇氣」的兩年春季課程裡,在政治場域「說真話」招致危險的困境與勇氣成為他授課的主題。1983秋季傅柯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授課,講稿英文出版的標題是《無畏的言說》。藉著剖析這3年的文獻,本文不同意「傅柯不談當代民主政治……因為對『民主』」一詞他沒興趣」這般推論與揣測;相反地,本文指出傅柯對於當代民主政治中的困境與弔詭,有著很深的瞭解與關切。這是他沉浸在西元前4世紀雅典民主危機的理由,也是他連結18世紀末普魯士啟蒙運動中康德「何謂啟蒙?」的理由。本文最後引伸傅柯的最後訓課,回顧臺灣民主政治及其當前困境。

關鍵詞:傅柯、說真話、語藝、民粹諂媚者、民主政治



「差異化治理」與「民主參與」:臺灣因應貿易自由化的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政策分析
李健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本文探討臺灣為因應貿易自由化而制定「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政策」的政策形成模式,並分析勞工團體與雇主團體在政策形成過程的民主參與機制以及問題。研究發現,經濟部依照「差異化治理」的原則,建構形成了「產業調整協助措施分類架構」,並且藉由「邀請雇主團體參與、排除勞工團體參與」的行政審查機制,針對產業進行分類認定的結果,依照規定卻成為勞動部實施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措施的認定依據,導致勞動部實施的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政策,其實只是一種「勞資參與不平衡」的「局部性代表制民主」政策形成模式,並不符合「政府、勞工團體、雇主團體」三方共同參與的代表制民主參與原則,因此衍生出「認定標準忽略勞工的失業情況」,以及「勞工申請就業協助措施的制度性障礙」二項制度性問題,進而造成勞動部執行貿易調整就業協助政策的就業成效不佳。研究建議,政府應訂立「因應貿易自由化協助企業與勞工專法」,在專法內建立「勞工團體與雇主資團體平衡參與」的就業協助政策形成模式,並且增訂勞工與勞工團體可以自行向勞動部申請就業協助措施的機制。

關鍵詞:貿易調整協助、就業政策、民主參與、差異化治理



民進黨兩岸經貿議題的階級訴求形成:2000-2010
  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2010ECFA辯論會中,以貿易政策引發的階級衝突為主軸,回應執政者發展主義論述,並成為該黨2012年總統大選「公平正義」口號之濫觴。與2008年選舉民進黨訴求之重大兩岸經貿議題「一中市場」相較,此動員路線轉折貼合近年臺灣政治分歧變遷圖像。
本研究旨分析為何民進黨於ECFA議題中形成顯著階級動員論述。過去文獻分析兩岸經貿的階級政治,多以貿易政治理論檢視民眾政黨認同是否受兩黨兩岸經貿政策影響。然以政黨為主要行動者而論,經貿政策與選民階級基礎的正向關係為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否定:民進黨「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利益與其農工階級支持基礎相矛盾,階級因素的適切性始見於民進黨執政後期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基於主流理論詮釋本研究問題之因果推論斷裂,筆者在歷史社會學架構下,透過檔案分析以及與民進黨兩岸事務決策者的訪談,勾勒本研究核心問題:以陳水扁「兩岸關係正常化」主張為敘事起點,解構民進黨2010年的ECFA階級訴求,如何在歷史、結構、行動者與機遇事件中相互作用並形成。

關鍵詞:歷史社會學、政治分歧、民主進步黨、兩岸經貿政策、貿易政治學



「診斷臺灣:民主的危機或轉機」座談會
魏千峯/《思與言》雜誌社社長
顏厥安/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蘇彥圖/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豪人/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黃厚銘/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一般論文

傳播賦權視角下的公民新聞實踐:以臺灣PeoPo公民新聞平臺及公民記者為例
陳楚潔/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研究員

現有關於公民新聞的研究沒有綜合考察公民媒體、公民記者及其互動產物――公民新聞,並且把公民新聞現象侷限於網路空間中,缺乏對線下具體過程與事件的關注。
在文獻探討的基礎上,本文以「傳播賦權」為框架,從個體、社區和社會三個層次探討公民新聞賦權的過程與效果。本研究以臺灣PeoPo公民新聞平臺及其公民記者為例,通過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線上閱讀等途徑蒐集資料。總體上發現,公民媒體雖仍未從根本上改變一個社會的傳播生態,但公民媒體倡導的參與式傳播使公民的社會行動力得到了培育、集中和增強。在此過程中,公民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公共平臺,更體現為基於現實推廣公民新聞活動的「變革的能動者」。在個體層面,傳播賦權需經過媒介接近權的意識覺醒過程,使公民體認到個人亦能參與媒體生產並參與和影響公共生活。在社區層次,公民記者通過各種微觀參與,顯示出其作為文化生產者和政治主體來證實個人和集體的能動性。而社會運動與公民新聞的結合則使那些被大眾媒體所忽視、邊緣化的議題在「另類公共領域」獲得能見度並得以持續,甚至改變政治經濟系統的決策。此三者相互影響、動態關聯,雖過程與效果各有差異,但貫穿其中的是一種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社群情感。

關鍵詞:傳播賦權、公民新聞、公民媒體、公民記者



研究紀要

「社區」如何被研究:1960-1970年代的研究取徑及其內容
蔡嘉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本文爬梳1960-1970年代期間社區研究在臺灣的三個研究取徑,從中發現每個研究取徑所承繼的學術傳統、方法論以及代表性主題。本文指認出的三個研究取徑為社會學取徑、人類學取徑以及跨學科取徑。社會學取徑的研究受人文區位學與社會調查傳統所影響,代表性主題包含社區基圖、區位結構、社區發展等;人類學取徑的社區研究,受功能論的影響並承繼中國社區研究與臺灣本土傳統,代表性主題包含社區全貌、家族、宗族、宗教、祖先崇拜、祭祀圈等;跨學科研究取徑仿效當時的新興學科行為科學且受功能理論影響,代表性主題是社區權力結構和社會態度等。作者期待這個初步的文獻整理,能提供一個認識臺灣社區研究的基本架構。

關鍵詞:社區研究、社區、人類學、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