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言 第55卷 第4期



研究論文
1. 聖俗共構、剛柔相濟:佛教道場男性氣概初探
邱琡雯/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

2. 變遷中的平埔客認同與族群關係
陳明惠/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博士生
王俐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3. 讀俞樾《諸子平議.淮南子》記
郭鵬飛/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
蔡 挺/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高級研究助理

4. 論王夫之《禮記章句》與其所涉及之明清《禮記》學問題
黃羽璿/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紀要
5.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w1963  



研究論文

聖俗共構、剛柔相濟:佛教道場男性氣概初探
邱琡雯/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

本文將男性氣概視為社會建構的動態過程,注重宗教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掌握制度性宗教中男性氣概的建制,分析男眾如何看待教團打造出來的男性氣概氛圍,如何面對教團內外男性氣概聖俗價值的衝突及其回應之道。
研究方法主要採參與觀察法及訪談法,以臺北福智《廣論》班的中年男眾為對象,先從「回顧式的參與觀察」此一概念闡述研究動機;其次藉由「教團建構出的男性氣概」、「聖俗競合下的男性氣概」、「佛教教義中的男性氣概」三點,架設出佛教道場男性氣概研究的初步結構圖。
再從教主、教團、教義、世俗價值等面向切入,將參與觀察資料與訪談資料進行交叉檢證,以「萬善根本從師出」、「菩提道上優婆賽」、「當善男遇見信女」三個命名呈現研究結果,勇於承擔(身)、清淨語業(語)、摧伏我慢(意)是福智男性氣概的主要特徵,他們也從教主身上以及與女眾的互動中,不斷去建構、去調整符合教團及自我標準的男性氣概。

關鍵詞:聖俗、善男子、廣論班、男性氣概、回顧式的參與觀察



變遷中的平埔客認同與族群關係
陳明惠/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博士生
王俐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當代族群研究逐漸以變動與混雜的觀點來分析認同與文化的生成。臺灣客家族群內部的異質性,以及隨著族群與文化流動所帶來的多重認同與文化混雜的議題也逐漸被重視。過去臺灣的客家研究對於族群互動的探討,主要著重在「閩客關係」,而「原客關係」則是相對被忽略的研究議題。但隨著平埔運動與研究的興起,平埔客的議題開始得到新的關注。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探究當代平埔客的發展脈絡及其認同發展與變化的歷程,進一步探索客家的多樣性,以及思考臺灣客家與平埔之間族群邊界的變動與發展。
本研究發現,平埔客後裔文化認同的界定為一種持續轉變的過程,族群文化與認同總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政治、經濟脈絡下不斷混合、對話、重整與再建構。本研究認為平埔客的相關研究,深化並具體陳述出當代對於文化混雜性(cultural hybridity)與認同的相關議題,使我們認識到新身分、認同與文化形式的產製,都是策略性的切割與分類,或是暫時的穩定化;每個個體的認同都可能是在與當下的時空、文化與社會對話、互動所交織出的複雜現象。希望平埔客的研究得以推翻目前分類的對立性,找尋並建立一個新的情境來容納文化的彈性與變遷。

關鍵詞:平埔客、客家研究、族群認同、文化混雜性



讀俞樾《諸子平議.淮南子》記
郭鵬飛/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
蔡 挺/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高級研究助理

德清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晚清樸學大家,徐世昌(1855-1939)《清儒學案.曲園學案》譽之曰:「同、光之間,蔚然為東南大師。」《諸子平議》一書,是子學訓釋的鉅著,乃俞樾代表作,足可與王念孫(1744-1832)《讀書雜志》雁行。俞樾嫻於古籍,通文字音韻,對語文有極其敏銳的觸覺,故其分析文意,常有新見,如《淮南子‧道應訓》「可以窈」,俞氏讀「窈」為「幽」,《文子》正作「可以幽」。又同篇「而示諸先生」,王念孫謂「先生」二字於義無取,「先生」當作「民人」。俞樾則指「民人」與下文不合,而以「先生」二字無誤。此皆見俞氏卓見與深邃之語文功底。然而,俞氏亦有千慮一失之處,如《淮南子.精神訓》「使神滔蕩而不失其充」,俞改「充」為「元」,卻欠憑證,不知李善注引此句亦作「充」,而「充」釋為「實」,義本通暢,毋庸改字。又如《說林訓》「任動者車鳴也」,俞氏指「任」是「任木」。然「任木」無單言「任」者,「任」實取其「擔」義。凡此皆見俞氏勇於立說而有欠周密之失。今就俞氏《諸子平議.淮南子》部分,舉其精到見解,檢其可議之處,略陳己見,並就相關詞義問題,一併討論。

關鍵詞:俞樾、《諸子平議》、《淮南子平議》、《淮南子》、訓詁學



論王夫之《禮記章句》與其所涉及之明清《禮記》學問題
黃羽璿/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文旨在透過闡繹王夫之《禮記章句》所運用之經學方法暨所開發之《禮記》學議題,觀察其對明代《禮記》學觀念之延續與變革,同時蠡測其對清代禮學產生之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為:船山的〈大學〉、〈中庸〉回歸論述一如郝敬,乃思透過註解經書的方式彰顯儒家聖學的正統地位,進而達到分殊陽明心學與二氏之學等異端思想的目的;其不同處則在於,船山在標榜朱子的前提下,〈大學〉仍從用〈補傳〉改本,且為駁詰陽明擇用之《古本大學》,更從根本上直接否定鄭注之《禮記》本〈大學〉。此種毫無顧忌地批評鄭玄,正是延續明代《禮記》學發展中「去鄭玄化」之傳統而來。此外,《章句》新創之〈禮運〉「錯簡說」,延續了宋明以來疑經改經之風氣,進而影響包括欽定《義疏》在內的清代學者,而成為《禮記》研究的新興議題。船山又同時變化運用「章句」之法,離析〈坊記〉、〈表記〉、〈緇衣〉等3篇經文,將過去認為盡屬孔子話語的「子曰」分為「孔子之言」與「記者之言」,亦啟發了包括陳澧在內的後世學者。而船山對《記》文中「子曰」之崇奉,則具體化為另種「尊經」的「表象」,大幅改變了明人動輒質疑經文的態度。惟其對經文之信從乃立基於「尊孔」之信仰,而非「尊經」之信念,故與乾嘉「神聖經典」指導原則下所建構之「絕對文本」概念仍有本質上的差別,亦見《章句》居明清禮學過渡中所蘊含之未成熟轉型條件。本文綜論王夫之身處明清之交所開展之多樣化禮學議題及新舊學術因革,對於船山之經學與明清《禮記》學史之發展研究當有實質助益,為其價值所在。

關鍵詞:王夫之、《禮記章句》、〈學〉〈庸〉回歸、錯簡、明清《禮記》學



研究紀要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本文以「軸心突破」為線索,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認為佛教心理學之成形,可向前追溯到婆羅門教《奧義書》傳統,在「軸心突破」的背景下揚棄各種神巫信仰的規範,而回歸到生命主體之觀照,走向「內向超越」運動。然相對於《奧義書》的「真心梵我」說,佛教卻主張「五蘊非我」說,並在此獨到見解下展開心意識的相關理論,藉以實現解脫苦痛的目的。本文指出,此以解脫為關懷的佛教心理學暨唯心思想,截然不同於科學進路的心理學,其既不在於研究「腦」,也並非在於研究「行為」之表面,卻著重於德性的涵養和精神的鍛鍊。可知「心」之概念為一價值相關的語彙,「心」密切關乎「業」,而未必僅是大腦、心臟等之生物性或生理性指涉而已。如此的心理學可說是價值論、倫理學、救渡學等密切結合,迥異於現今心理學之研究向度,故期能藉由此唯心思想之重新審視,以助於「心」之整全性認識。

關鍵詞:軸心突破、真心梵我、五蘊非我、心、業